2017年12月5日 星期二

黃帝內經的謎團 (2)


黃帝內經的謎團 (2)


熱的傳遞

【黃帝內經】: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

哪裡是中醫學所說的“脾”器官所在?

【黃帝內經】: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根據【黃帝內經】所描述,人體真正“脾”器官應該是指與胃相同功能的消化器官在腹中,除了胃(實際上應該包括胃)這消化器官,其餘消化器官的統稱就是“脾”

脾,這器官位處腹中,其位置當在肝之下,在腎之前、之下;所以【黃帝內經】說:腹為陰,陰中之陰,也;腹為陰,陰中之陽,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也。

在人體中,有兩種陰寒的東西,就是水和脂油所謂物以類聚,這一觀念不但存在於中國的哲學思維,現代西方的科學也說明了這一點,就是油溶於油、水溶於水、生物物種以類聚居、星球的形成以同類物質而聚合

人體中,水和脂油的集聚,根據人體不同部位的寒熱而分佈所以,脂油積聚之處必寒,水腫之處必定更寒

脂肪肝的形成,必定是肝臟寒之故;中端肥大的原因,必定是脾臟寒之故

肝若寒,在胸腹中還有比肝更熱的器官嗎?

所謂的肝寒,不是指肝器官的寒熱,是指人體中樞神經中肝臟(負責肝器官活動的神經)的寒熱
肝臟受寒(神經為病毒所傷),肝器官的活躍程度側會下降(這一現象在心器官更常見),人體的脂油不會被肝臟吸收移除,相反的,會從神經細胞中排出大量的脂油,積聚在那因臟腑寒的器官、部位
這一現象不但發生在肝器官,也出現在心器官、腎器官、血管、骨髓、皮下、眼窩等等不同的部位;更常見的就是出現在腹中腸壁的周圍。所以,肥胖之人,其體必寒。

類固醇可以抑制人體神經細胞的活動,所以長期服用類固醇會出現一連串與神經細胞活躍性低下的副作用,其中會出現中端肥大、圓面、駝峰等不同部位的脂肪積聚

同樣的,水腫和腹水的出現跟脂肪的積聚也是一樣,只是這現象是更寒的表現

總結而言,人體的肥胖,其重點不在於食物的食量,也不在於食物的脂肪多少,而在於食物寒熱(包括冷凍、寒涼性質)

食物的寒熱如何影響人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