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0日 星期五

中醫千年之迷(22)

中醫千年之迷(22)

自古以來,歷代中醫對陰陽的概念都有錯誤的理解這種錯誤的觀念,到了現代的中醫更是因循守舊,除了不求甚解,更是以錯為對的應用到臨床上這種錯誤的觀念可謂為禍蒼生,使得群病百起,夭折短壽,病伏終身

【黃帝內經】:「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載,萬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陰處,名曰陰中之陰;則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

陰陽這東西,根據【內經】的闡釋就是“相對論”而已;然則,後世醫者卻將其曲解成“陰”等同於“寒涼”,“陽”等同於“溫熱”這種觀念實在是不要得,不然,將走進歧途,導致診治錯誤百出,前後互相矛盾

【黃帝內經】中那套中醫理論本是合乎邏輯,又沒有任何矛盾的完整醫學理論;只是後學的人以自己偏隅的思維,強解【內經】的理論,最終理解不了,強行將自己偏狹的見解來解釋【內經】,誤導後世的學者

就以“氣”之陰陽來說,如【內經】所說,人“氣”本於一,其陰、陽之分只在於其所處的位置和動態而已
因此,“陰氣”者,不是單說其“氣”是陰寒之氣;是指其“氣”處於人身之裡、人身之下,其動向從內走外者
“陽氣”者,不是單說其“氣”是陽熱之氣;是指其“氣”處於人身之外、人身之上,其動向從外走內者

【黃帝內經】: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

天真是不足於西北,地真是不滿於東南嗎?
古人的智慧又豈會不知天地的擺設?

【黃帝內經】: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古人並不是說天地宇宙的道理,只是以東西、南北不同的地勢來解說天地陰陽之道而已

人體“氣” 之運行,除了由內而外,也有從左而右的道向;因此,“氣”在左者將聚於上,“氣”在右者將聚於下“氣”之陰陽者,只是說明了“氣”之上、下而已,並不是說有兩股不同的陰陽“氣”

人之存活只憑一“氣”,是有動態之“氣”當人死之時,這“氣”也就停止了運動因此,在活生生的人體裡,何以會有陰寒不動之“氣”?

【黃帝內經】: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

【黃帝內經】:然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金木者,生成之終始也。」

在整部【黃帝內經】和【傷寒論】,論“氣”之陰陽者,絕大部份都是指其位處而言

【傷寒論】:病有灑淅惡寒,而復發熱者何?陰脈不足,陽往從之;陽脈不足,陰往乘之。何謂陽不足?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也何謂陰不足?假令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


以上所寫的就是“氣”位處的變化




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

中醫千年之迷(21)

中醫千年之迷(21)

【傷寒論】:「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者,停後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張仲景治病,是否沒有出現任何不良的效果?

從以上例子看來,也有他難以估計的不良效果;只是他知道如何去處理這些不良的效果。要知道,自古以來,中國人所要的是一位中醫,並不是要一位神醫。只是中國人喜歡道聽途說和相信傳聞,結果是滿街神醫,遍山神仙。可悲!

謹記,“醫”這樣東西是難於學習的,不是道聽途說就可以明白的,也不要胡亂相信坊間對中醫藥的傳聞;這不但對自身無益,連親人和朋友也得給你害死。

【黃帝內經】: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此之謂也。」
這是【黃帝內經】對醫者的要求,是多麼的高,比現代西醫學的要求還要多得很

如果你自問對中醫藥有多了解,你當首先自問對西醫藥有多了解一個對容易學習、容易明白,又貼身的西醫藥都不能明瞭,說自己能明白中醫藥,不是荒謬嗎!

根據以上用“大青龍湯”的治療,因為病人有裡熱的緣故,所以病人有心煩裡熱的情況

【傷寒論】: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
大青龍湯方
麻黃六兩桂枝二兩,炙甘草二兩杏仁四十箇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石膏如雞子大

你看,張仲景是如何治療裡有郁熱?
這郁熱就是世人所說的“熱氣”
世人治“熱氣”的方法就是清熱瀉火,也就是用苦寒清熱之品,廣東人口中所說的“涼茶”。

難道張仲景不懂得用苦寒藥物嗎?
世人一見醫者用麻黃、桂枝、薑、大棗治療有裡熱的病症,往往就會自作聰明,加以批評,甚至於自行修改藥方或是停服藥方當病人服藥後“汗出多者”,更是歸咎於醫者用藥過於溫熱

為何使用大青龍湯可以導致“汗出多者”?而這現象在麻黃湯卻不常見

這就是懂得醫藥的醫者與無知世人的見解分別
不懂醫的世人只求一時之快,希望以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去其不適的感覺,卻不知造成裡熱的病因所在;結果是越是清熱,郁熱越深
【黃帝內經.素問】:暮世之治病也則不然,治不本四時,不知日月,不審逆從,病形已成,乃欲微鍼治其外,湯液治其內;粗工兇兇,以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復起。」

其實,所有的裡熱都是由外感風寒困於表所致所以,張仲景以大青龍湯解裡熱“煩躁”的主法是解表之風寒,藥用“麻黃湯”方的麻黃、桂枝、炙甘草、杏仁為主藥,以石膏暫時清其過多郁熱為輔,再以生薑、大棗制約石膏之寒,助辛溫解表之力
因此,治郁熱在裡的根本主法在於散解風寒,不在於清瀉裡熱清瀉裡熱只是一種暫時舒緩不適症狀的手法;若是表之風寒未散,只用清瀉裡熱之法,就是張仲景所說的“引邪深入”
【傷寒論】:「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
【傷寒論】:「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

由於熱為寒所困,熱郁於裡,所以出現“微盜汗”和“汗出多”的現象

然則,寒氣束於腸外,可導致腸生瘜肉,或是腸癌
【黃帝內經.靈樞】:「寒氣客于腸外,與衛氣相搏,氣不得榮,因有所繫,癖而內著,惡氣乃起,瘜肉乃生。」
因此,如【內經】所言,導致腸、胃癌等真正的元兇應該是寒氣(病毒)


【黃帝內經.靈樞】:「搏於肉,與衛氣相搏陽勝者,則為熱陰勝者,則為寒寒則真氣去,去則虛,虛則寒。搏於皮膚之間,其氣外發,腠理開,毫毛搖,氣往來行,則為痒留而不去,則痺衛氣不行,則為不仁。」




2016年12月27日 星期二

中醫千年之迷(20)

中醫千年之迷(20)

【黃帝內經】:「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故風無常府,衛氣之所發,必開其腠理,邪氣之所合,則其府也。」

人為何會生病?
那位患流感的小孩為何會導致腦死亡?
在臨床上的觀察,侵襲人腦的病毒,流感病毒、疱疹病毒和其他病毒要比乙型腦炎病毒更為常見
那位患流感的小孩為導致腦死亡的原因不在於遲了處方特敏福,而在於父母的無知和西醫的愚昧

特敏福只有在初患感冒48小時內服用才有其效應,因為特敏福只能減慢病毒的繁殖,並沒有清除病毒的作用那小孩已經病有多日,在服用退燒藥的情況下還是有攝氏42度的高燒若不用中醫藥治療,入院也是無濟於事然而,在這時候若用中醫藥治療,其腦炎的情況還是有機會改善過來。不過,香港的西醫絕大多數是明知自己救不了你,也要你白白的困在醫院等死,不許你接受中醫藥的治療。可悲!

每年死於流感或是併發腦炎的小孩,若用中醫藥治療,必定可以繼續健康成長

人所謂的“病”,有大部份都是人體驅邪的表現其中常見的如:發燒、紅腫、痛、咳嗽、流鼻水、腹瀉、出疹、皮膚騷癢等等
正如【內經】所說“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
衛氣”就是人體的正氣當正氣與邪氣相遇對抗,人就出現以上所謂“疾病”的表現

【黃帝內經】:「此邪氣客於頭、項,循膂而下者也;故虛實不同,邪中異所,則不得當其風府也。故邪中於頭、項者,氣至頭、項而病...中於手足者,氣至手足而病。」

【黃帝內經】:「風氣與太陽俱入行諸脈俞,散於分肉之閒,與衛氣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憤()而有瘍;衛氣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

如【內經】所言,風寒襲人,散於皮肉,阻礙人體衛氣的運行;衛氣郁於皮肉,故令人有瘡瘍之患;衛氣不行,故令皮肉麻木不仁。如果衛氣郁於咽喉,則可以導致咽乾腫痛,或是出現瘡瘍

當如何治療?

自古以來,醫者有兩種不同的治法
1.     溫散風寒,使衛氣暢行
2.     清熱瀉火,減去郁聚之熱氣

由於以上兩種治法都可以使咽喉腫痛的症狀消失,結果,令世人對中醫有錯誤的感覺,就是不論寒熱,胡亂用藥也行。尤其是當醫者辨證不明之時,胡亂使用清熱瀉火的方法,其效果要比使用溫散風寒之法更是有療效、更是快速。正因如此,清熱瀉火之法在民間大行其道,不分好歹,人人皆用。其實,這就是今時之人所謂之“虛火”的根本源頭。

有何根據如此說?

從以上【內經】所說“衛氣所郁,實因風寒所困”因此,其病因當在風寒邪氣,不在於衛氣郁熱郁熱是標,風寒是本;治不從本,是為本末倒置正確治法當以溫散風寒,不在於清熱瀉火清熱瀉火之法只可以適當地加於溫散風寒中,以適量地瀉減過盛之郁熱

【黃帝內經】:暮世之治病也,則不然治不本四時,不知日月,不審逆從病形已成,乃欲微鍼治其外,湯液治其內粗工兇兇,以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復起。」

如【內經】言“不審逆從,粗工兇兇,以為可攻”,也就是說庸醫治病,不問本末,濫於用攻瀉之法,結果舊病未除,導致新病的出現
然而,你不要以為用了清熱瀉火之法消除了咽喉腫痛,就是治好了你的病症這可是天大的錯誤呀!

中醫用清熱瀉火之法治病,只是一種暫時性的舒緩法,其意義與西醫用退燒藥是一樣的
由於風寒之邪未去,當衛氣慢慢的郁聚過多,或是吃了一些溫熱補氣的東西,則會令致正邪對抗,郁熱過盛,出現一些世人所說的“虛火”症狀,如咽喉腫痛、生瘡等等不適的現象一般人若出現這些“虛火”症狀,當即飲用寒涼清熱之品,以去其郁熱結果是真邪(風寒)未去,卻是重復使用清熱瀉火之法,使得正氣日虛,外邪越是內逼,郁熱更深

雖知道,這風寒(病毒)外邪並不是省油的燈,是耗散人體氣血的根源,是所有奇難雜症的禍根

世人都說癌腫由“火毒”所致這一觀念是有問題的其真正的病因和面目與“虛火”一樣,治法也是一樣

【黃帝內經】:「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黃帝內經】:「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