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5日 星期四

中醫千年之迷(12)

中醫千年之迷(12)

9對舌咽神經負責管理舌後1/3的味覺和一般的感覺;又分佈於軟腭、咽、咽鼓管、鼓室等處,管理黏膜感覺其一分支分佈於頸動脈竇和頸動脈小球,負責調節血壓和呼吸反射傳入中樞的感受神經其另兩組神經分別支配咽肌活動,腮腺的分泌

這一對腦神經看似簡單,卻是成就了今天西醫藥的超級巨星
原因何在?

9對舌咽神經若是受了風寒(病毒),將會出現口苦的現象,因為在舌後1/3的味覺出了問題
可以出現咽乾,咽中有梗物(中醫稱之為梅核氣)的感覺耳下後可以出現脹感,口乾,和吞嚥困難的情況

而其中一樣常見,西醫學界又不明原因的問題(我所說的這些東西,都是中、西醫界都不明原因的病症),就是高血壓這種香港人常見的疾病 ── 高血壓,就是中醫所說,由風寒導致的高血壓。從古至今的中醫雖然不知道其中的因由,卻在辨證上診斷出由風寒所致,與我如今所說的風寒(病毒)致病論是完全吻合的;這就是中醫學辨證論治系統的完整性和了不起的地方

另外,西醫藥用嗎啡所治療的呼吸急促症,也是因第9對舌咽神經受了風寒(病毒)所致。這一病症在西醫學需要終身服用嗎啡來控制病情,還是控制得不如理想然而,這一病症是可以用中醫藥治癒的不過,香港人是喜歡患病和喜歡吃西藥的人,縱然是病死,或是終身為西醫藥所折磨,也是甘心樂意,卻不喜歡尋求中醫藥的治療

還有一事,就是世人常以為“虛火”,或是“燥”的東西,絕大多數是由於風寒(病毒)郁於舌咽神經所致

無知的人用無知的方法治療,愚昧的人用愚昧的方法治療
本是輕而易舉可以治療疾病,卻因愚昧無知的治療,令病人患上頑疾,甚致於病入膏肓

【黃帝內經】: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髮始白...」

為何是陽明脈衰?


10對的迷走神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